“三万”活动系列报道4:工作组积极筹划活动方

2019-03-17

39日,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工作组赴红安县觅儿寺镇后,积极开展工作,精心策划活动方案。

按照此次“三万”活动要求,工作组成员自带被褥等生活用品。简单整理行李后,当日下午,工作组考察了觅儿寺镇村民的生活情况。晚上,工作组依据当地实情,积极策划活动方案。

通过走访,工作组成员了解到:相传古代有一位将军,因战乱而丢失了自己的儿子,便同家人历经许多周折,终于在此找到自己失散的爱子。将军为表达谢意,便在此修建了一座寺庙,觅儿寺因此而得名。觅儿寺镇全镇总面积94平方公里,辖25个村民委员会。现阶段,觅儿寺镇正新建面积为18平方公里新型产业园,重点发展机械电子、生物科技、医药化工、现代物流产业。目标是打造成红安的新兴工业区、统筹城乡一体化的示范区、红安南部新的城区和武汉城市圈的核心园区。在与红安县觅儿寺镇副书记、副镇长袁祥玉的交谈中,工作组得知当地政府一手抓新兴工业区的建设,一手抓农村地区的稳定致富工作。

通过简单的了解,当日晚上,工作组共同制定出《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关于落实“三万”活动的工作方案》,方案重点突出开展“三送一访一调研”活动。“三送”即送强农惠农政策、送法律法规、送文化大餐,要求结合省委省政府的相关精神,以及我校党建工作实际,通过召开村民大会、举行形势政策报告会等方式重点宣传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今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宣传省委九届九次全会、省委工作会议既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和今年省委1号、2号精神;要求依托学校相关专业理论优势,通过镇、村二级干部会议的方式,觅儿寺镇实际组织村干部认真学习《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城镇拆迁补偿办法》,促进各项农村政策与法律法规的落实;要求依托学校社团文化建设,通过慰问演出的方式来送文化大餐,让教师和学生了解农民、了解农村、了解社会,让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提高与满足,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

 

小组成员正在学习惠农政策

“一访”即走访民情,要求通过社情民意调查走访,准确掌握农民所思、所忧、所盼。重点了解农民群众和政府的要求和期盼以及当前“三农”发展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等,为当地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一调”即重点调研栗梓园村的经济建设状况。栗梓园村是我校的驻点工作村,是扶贫结队的帮助对象,通过对该村农民经济收入状况、子女接受教育程度、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状况等方面的调研,在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认真撰写栗梓园村的综合调研报告,为我校董事会提供决策依据,帮助该村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路子,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小组成员正在商讨活动方案

310日,工作组在居住寝室内张贴工作制度,将省委、省政府要求的“六不准”、“五比五看”等张贴在显要位置。活动组组长饶磊介绍说,希望通过此举,促进小组全体成员牢记此次活动的意义和目的,严守活动纪律,扎实工作。

工作小组将活动方案等内容贴在墙上

311日,工作小组还考察了八里等地。据了解,活动组将于14日开始走访驻点的四个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