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汉口学院顺利闭

2019-03-17

820上午,中外教育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图书馆报告厅顺利闭幕。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我校名誉校长章开沅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院长、资深教授顾明远,教育部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周满生,国立台北教育大学校长林新发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校长马敏教授,我院董事长罗爱平博士、院长吴崇恕教授,以及来自美国、日本、英国、朝鲜、挪威和国内的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深圳大学、厦门大学等20余所高校的百余名专家学者与会。为期三天的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逸夫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了开幕式,随后在我校开展了十余场分组讨论和总结报告。

研讨会现场

  我校董事长罗爱平博士在开幕式上致辞。他首先代表主办方之一汉口学院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感谢和欢迎。罗爱平董事长介绍了我校作为一所民办高校的成长历程,以及在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我校加强对外交流合作的新思路、新举措。并且在今年5月成为全国322所独立院校中首批成功转设的17所高校之一。他表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成立的民办高校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恳请与会专家学者关注中国民办教育,教育家和企业家共同关注市场变化,探索教育思想,有助于开创国际化教育合作的新路径、国际参与的新模式。

章开沅教授正在讲话中

  本次大会的主席章开沅教授在讲话中表示,自己是以学习、讨教的态度参加此次学术盛会的。去年以来,自己不断反省:一是反省自己研究的对象——辛亥革命100周年;二是反省自己参与的事业——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他认为,教育也应该反省,创新非常重要。教育的创新应建立在对教育深刻反省的基础上,敞开思想,做好总结盘点,为创新展开新的局面。他说,今年正值教育中长期改革方案出台,教育事业已处在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良好关头,各高校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但我国的教育到底该怎么走?以后往哪里发展?到现在还没有根本的变革。章开沅希望与会专家学者,不仅要坐而论道,不忘我们几十年的教育是怎么走过来的,更要把视野放宽、深入反省和讨论我们的未来教育发展之路,发表真知灼见,“大胆发出自己的声音!”。

林新发教授正在做报告

开幕式结束后,部分学者围绕“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国际视野与探索创新”主题作了学术报告。并于19日、20日在我校进行学术研讨,实行分组分场讨论、总结并点评。期间,顾明远教授就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教育国际化的内涵、现状、意义做了题为《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主题报告。美国汤姆·阿·崔普斯代德博士对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问题的发展的趋势和现状做了题为《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问题研究》的报告。日本东京大学教授牧野笃则从教育国际化背景下,作为个人面对知识分配模式的转变应如何加强学习交流做了题为《知识分配模式的转变和终身学习》的报告。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余子侠做了题为《教育交流与中华文化》的主题报告,全方位解读了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各民族文化的交流渗透以及悠久中华文化的外扬和传承问题。此外,周满生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的丁钢教授、清华大学的史静寰教授等知名学者先后围绕自己的研究领域做了主题报告,畅谈教育国际化和本土化研究新的探索以及如何进一步推进教育改革、教育创新。

小组讨论会现场

在闭幕式上,韩国的李庚子教授和国立台北教育大学校长林新发教授做了总结发言。他们围绕中外教育交流方面的教育政策、留学生培养、各国对外教育的成功经验及展望向大会做了报告。随后,来自北京师范大学、深圳大学、厦门大学的专家学者对分组讨论的成果与大会进行了分享。

与会代表纷纷表示,各国间的教育交流是当今各国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文文化交流中最活跃的领域。希望经常召开这样的学术盛会,进一步加强中外教育交流与学术合作,把各国教育领域的先进经验相互分享,促进教育学科学术研究不断深入。